读书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至宝.千年之旅:发现绝迹千年的柴窑

包邮 至宝.千年之旅:发现绝迹千年的柴窑

作者:对中如云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10-01
开本: 03 页数: 186
读者评分:3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18.3(6.1折) 定价  ¥2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开年大促, 全场包邮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至宝.千年之旅:发现绝迹千年的柴窑 版权信息

  • ISBN:9787801416001
  • 条形码:9787801416001 ; 978-7-80141-600-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至宝.千年之旅:发现绝迹千年的柴窑 本书特色

在那些中国历史陶瓷器里,隐藏着一件有着令世人惊讶的谜与历史的
  名宝。那就是,被称为“世界陶瓷史上的奇迹”、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的
  官窑——柴窑”。柴窑,知道的人都了解,它被赞誉为拥有极致之美的陶瓷
  器艺术品、堪称至宝中的至宝。但是,世界之大,却没有一个人看见过、触
  摸过。各位读者将会成为世界上的学者、研究者的先驱,*先了解到这个发
  现、成为“至宝柴窑”的*初的目击者和证人。
<编辑推荐>=柴窑,
历史上惟一以君主姓氏
命名的瓷窑,
同时,    、
也是惟一一个久已被
历史的尘埃
深深掩埋得踪迹全无的
官窑。
我极力推荐大家来阅读
这本书。那是因为这本
书是包括欧美书籍在内
的我读过的*与众不同
的书。
    常磐大学国际学部
    Clay Bussinger

至宝.千年之旅:发现绝迹千年的柴窑 节选

nbsp; 文
    自有记载以来,日本与中国的友好亲善交流的历史已有两干年之久。
特别是对于日本人来说,中国就是自己语言文化的母国。
    现在的日本人吃米饭、喝茶、使用汉字、穿和服等等,追究其来源也都
可以说是从中国那里传来的。
    日本这个民族,*初也不是在这个岛国上由猿进化而来的,可以认
为日本民族的主流文化,是先史时代的中国人将各种先进文化带来的。
    有关秦始皇时代的徐福和吴国太伯的传说似乎也在证明这些。
    *早记载日本历史的史料,是《汉书·地理志》,从一世纪后半叶的汉
代,日本才登上历史的舞台。
    在此之后,许多日本的使节团和学僧陆续远渡中国,学习并吸收中国
先进的文化,对以后日本国家的形成和日本文化的创立都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因此可以说,日本文化的源头是中国的古代文化,如果想要研究从古
代到中世纪的日本文化,那么从研究中国文化人手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反过来说,由于日本文化中还保留有大量的中国古代文化,因
此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民俗时,将日本文化拿来作参考也是非常有价
值的。
    尤其是在考察日本的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时,这种现象表现得更为
显著。
    现在全世界除了中国本身,日本是*多保留有中国古代文化遗产
的国家。
    这樽“青百合花瓶”可称得上是日中友好交流的一个历史的见证。
    本书仅是我历经八年,对于这樽花瓶的探访、研究和调查的记录。
    ‘‘青百合花瓶’’是柴窑的可能性能有多大呢?难道在中国古代陶瓷的
窑中真的就没有类似的作品了吗?
    评价与定论就不是我的工作了,而是日中两国人民、研究中国陶瓷
专家、学者们的事。
    我确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历史文献的发现、考古挖掘
的进展,“青百合花瓶”的真实身份一定会被定论。我也期待并坚信“青百
合花瓶”被证实是柴窑的那一天。
    即使在这种目前尚无法定论,依然是我个人推断的情况下,我还是
坚持出版此书,因为我确信,除了能让日中两国人民知道发现了这样一
樽深不可测美丽的瓷瓶之外,而这樽瓷瓶也一定能够成为日中两国文化
交流的桥梁。

钧窑——
色彩复杂的青瓷
    在五大名窑中排名第四的钧窑,在12世纪初,也就是北宋后期迎来
了它的繁荣期,生产一直持续到元、明两代。但是其作品还是以北宋时期
出产为*佳。同汝窑一样,钧窑据说也是北宋宫廷的御用瓷窑。
  说起钧窑的特征,还是要说其色调。原本是青瓷,但是在青瓷釉中加
入铜红釉而烧制出的“紫红釉”,还有加入乳浊釉烧制出的的“天蓝釉”、
“天青釉”、“月白釉”等都显现出极为复杂的色调。
官窑\哥窑——
南宋的青瓷
    南宋时期,在浙江省杭州郊外的乌龟山山麓,建造了烧制宫廷专用
瓷器的窑,被后人称作“南宋宫窑”或者“郊坛宫窑”。因为在制作过程中
多次涂釉,所以釉质很厚,并因此生成类似冰裂纹样的细纹。这是南宋官
窑青瓷的特征。与北宋的汝窑相比它更有光泽。官窑遗留下来的作品比
较多,它的窑场遗址被日本的大谷探险队发现,因此上野的东京国立博
物馆中收藏了很多官窑陶瓷的碎片。
    五大名窑中仅次于“官窑”的“哥窑”,也是南宋时所建的官窑之一。现
在还没有找到窑址的具体位置,并且有很多尚不明了的地方。在其不同裂
度的细纹中可以看到不同色泽的“金丝铁线”,是它的一个显著特征。

定窑——
白瓷的名作
    如前所述,白瓷在唐代时期北方比较发达。在宋代,传承邢州窑白瓷
生产的主要角色的是“定窑”。它的窑场遗址在河北省曲阳县,是由日本著
名的研究专家小山富士夫发现的。
    宋代定窑*大的特点是被称作“泪痕”的釉痕。在白瓷素胎底部雕刻
的花纹里填充釉彩,烧制后可以看见优美的“泪痕”轮廓。另外,定窑的素
胎很薄,为使其在火中不致倾倒,工匠们采用了“倒烧”的方法,所以在它
的边口处没有施釉,而是用金、银、铜等金属材料镶边,这是它的特点之
一。顺便说一下,前面所说的汝窑,由于当时的宫廷更喜欢釉彩完整的瓷
器,所以汝窑瓷在边口处也要施釉。
  形式虽有不同,但定窑无可置疑地拥有和汝窑、钧窑一样的名窑地
位,同时被人们称为“上乘之作”。定窑不仅生产白瓷,还使用不同的釉彩
生产“黑定”、“柿定”、“红定”、“绿定”等多种多样的瓷器。



商品评论(1条)
  • 主题:字疏纸空、图多文少,图文互不关联

    内容更是哗众取宠,没一点真玩意

    2012/11/29 20:38:52
    读者:aok***(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