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精)方力钧作品图录
-
>
《藏书报》2021合订本
-
>
中外性文物大观
-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丛书·探索人类解放的新路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
-
>
襄阳府志(九品)
-
>
奇思妙想创意玩具书(精装4册)
-
>
大慈恩寺
中国西部新农村建设概论 版权信息
- ISBN:750045906
- 条形码:9787500459064 ; 978-7-5004-5906-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西部新农村建设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从生产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论述了西部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思路和政策。
中国西部新农村建设概论 目录
**章 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理论
**节 毛泽东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思想
一 强调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二 提出了一系列农业发展的思路
三 重视农民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作用
四 关注农村建设
第二节 邓小平的农业思想
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根本
二 科学技术是发展农业的关键
三 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发展林牧副渔业
四 城乡协调发展,实现整体的共同富裕
第三节 江泽民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思想
一 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二 强调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
三 主张以市场为导向,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四 明确提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
五 强调科学技术对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性作用
六 阐明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是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七 重视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八 提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四节 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一 提出“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 做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
三 强调统筹城乡发展
四 强调增加农民收入
五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
第二章 民国时期和台湾地区农村建设的沿革和经验
**节 民国时期的农村建设
一 中央政府的农村建设
二 地方政府主持下的农村建设
三 地方当局支持下的乡村建设实验
四 民国时期乡村建设的经验与评价
第二节 中国台湾地区的农业发展经验
一 台湾农业的背景知识与发展阶段
二 台湾的支农政策及其效果
三 农民保护与农村建设的理念与措施
第三章 农村建设的国际经验与教训
**节 韩国的新农村运动与农村地区开发
一 韩国新农村运动
二 农村地区综合开发
三 农村定居生活圈开发与农村生活环境改善
第二节 日本的农村振兴政策与运动
一 日本战前的农村建设运动
二 日本战后的农业、农村建设
第三节 欧盟农村振兴政策与美国现代农业发展
一 推动欧盟农村建设及地区开发的主体
二 欧盟的农业农村政策与地区开发政策
三 *优先目的与相关的农业及农村政策
四 建设农村及援助地区开发的其他项目和政策
五 美国的现代农业发展
第四章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建设
**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根据地建设
一 发动土地革命,变革农村土地制度
二 开展经济建设,积累农村工作经验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制度改革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与人民公社
一 农业合作化运动
二 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四节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形成
一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形成过程
二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主要内容及目标
第五节 农民收人分配的变化及特点
一 农民收入分配的变化
二 农民收入分配的特点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的状况
**节 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演进与绩效
一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演进
二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实施绩效
第二节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一 农业经济全面发展
二 农村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三 农业科技广泛运用
四 农村人力素质不断提高
第三节 乡镇企业与小城镇的发展
一 乡镇企业的兴起
二 小城镇的发展
第四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状况
一 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情况
二 向城市转移的情况
第五节 农民收入变化及其特征
一 农民收入的增长趋势和特征
二 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
三 农民收入增长源泉的变化
四 农民收入地区差距和内部差距的变化
五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
第六节 城乡关系的调整及财税制度改革
一 改革城乡二元税制,推进城乡税制统一
二 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范围
第六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任务
**节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一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
二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举措
三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四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五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选择
六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
第二节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条件与基础
一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依据
二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对国际经验的借鉴
三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依据
四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现实依据
第三节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 体现了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的宗旨
二 体现了党对中国城镇化现代化规律的科学把握
三 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第四节 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和总体思路
一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二 新农村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 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
第五节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
一 生产发展
二 生活宽裕
三 乡风文明
四 村容整洁
五 管理民主
第七章 西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问题
**节 中国城乡关系现状及成因
一 中国城乡失衡的现状
二 城乡失衡对经济持续发展的影响
三 城乡关系失衡的原因
第二节 城乡统筹发展的含义和必然性
一 统筹城乡发展的含义
二 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性
三 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第三节 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统筹西部城乡发展
一 西部地区城乡差距的突出表现
二 依托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社会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第八章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建设思路
**节 现代农业的定义与内涵
一 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二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第二节 现代农业的特征和评价体系
一 农业现代化的特征
二 农业现代化的评价体系
第三节 现代农业的主要形态
一 持续农业
二 生态农业
三 有机农业
四 都市农业
第四节 现代农业相关因素发展现状
一 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
二 现阶段的农业增长方式
第五节 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任务
一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基地
三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多功能农业
四 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健全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
第六节 循环农业的发展思路
一 循环农业的内涵和意义
二 中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实践探索
三 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领域与路径选择
第九章 西部地区农民增收的途径与对策
**节 西部地区农民增收的特殊意义
一 西部地区农民增收的要求更加迫切
二 西部地区农民增收的意义更加特殊
第二节 西部地区农民增收的总体特征和制约因素
一 农民收入增长的总体特征
二 西部地区农民增收的主要制约因素
第三节 促进西部地区农民增收的对策
一 在城乡社会结构调整过程中优化农业结构
二 推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三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四 提高农产品深加工水平
五 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六 积极引导农民发展有机农业
七 加强市场信息网络建设
第四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很艰巨
二 劳动力转移面临许多制度障碍
三 多重约束下的农村劳动力城乡转移行为
第五节 加快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路
一 立足于城乡要素流动,推进城镇化进程
二 加快农村综合发展,以农村新型工业化促进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
三 统筹城乡劳动就业,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和体制障碍
四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五 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向东部发达地区和城市转移
六 实行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农村土地政策和农民“双向流动”的就业机制
第十章 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节 西部地区农村能源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一 农村能源发展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二 西部地区农村能源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三 西部地区农村能源发展战略
第二节 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发展状况问题与发展建议
一 西部农村交通设施建设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二 西部地区农村交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三 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三节 西部地区农村水利建设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
一 西部地区农村水利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二 西部地区农村水利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三 西部地区农村水利布局与发展对策
第四节 西部地区农村信息设施建设现状与发展思路
一 信息基础设施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二 西部地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三 西部地区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第五节 西部地区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解决思路
一 西部地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现状
二 西部地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机理
三 西部地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路
四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
第十一章 西部地区农村公共事业现状问题与发展思路
**节 西部地区农村教育问题现状及发展思路
一 西部地区农村教育问题现状
二 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发展战略与对策
第二节 西部地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问题及解决思路
一 西部地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 国外农村医疗保障模式介绍及评析
三 西部地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思路
第三节 西部地区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发展思路
一 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二 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三 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四 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和开发的基础条件
五 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和指导方针
六 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互动途径
七 西部农村文化建设的投资主体模式
八 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第十二章 西部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节 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性
第二节 西部县域财政现状问题与解决思路
一 西部地区县域财政现状
二 西部地区县域财政困难的成因分析
三 西部地区县域财政困难的解决思路与对策建议
第三节 西部县域经济与乡镇企业发展
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其对西部县域农村工业化的意义——基于东、西部乡镇业各项指标的比较分析
二 西部地区乡镇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分析
三 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四节 西部县域经济发展与特色产业开发
一 特色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二 西部部分省区县域特色经济开发现状分析
第十三章 西部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综合改革问题
**节 西部地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
一 现行土地政策改革的困境
二 农地制度改革的战略思路
第二节 西部地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问题
一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历程
二 西部地区粮食流通体制存在的问题
三 西部地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第三节 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问题
一 农村金融机构缺乏为“农”服务的功能
二 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产权不清晰、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
三 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业的萎缩,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四 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西部新农村建设概论 作者简介
聂华林,陕西泾阳人,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区域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心主任、兰州大学西北开发综合研究所所长;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专家、国家“985工程”建设项目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副主任、首席专家;中央直接掌握联系的高级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约政策研究员、甘肃省专家咨询顾问团经济组成员;甘肃省管理协会常务理事、甘肃灰色系统研究会理事长;多个地方政府的经济顾问或科技顾问,多所高校的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等。 聂华林教授长期从事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和发展生态经济问题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成果显著,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点基金项目和地方重要项目20多项,其中所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北不发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其中间成果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论文奖(1999),最终成果专著《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获得甘肃省社会科学政府奖一等奖(2001);同时还多次获得甘肃省社会科学政府奖一、二、三等奖(1995、1997、1999)等奖项。已出版学术专著1O余部,在国内重要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还进入了省级政府决策,或被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经济决策参考”选摘或被国内重要网站收录,供各级领导和学术界参阅。正在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三农”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4-ZD018),已取得了一部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经济决策参考”已多次选摘,在《改革》等重要学术期刊已发表部分成果,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
-
4.23文创礼盒A款--“作家言我精神状态”
¥42.3¥206 -
4.23文创礼盒B款--“作家言我精神状态”
¥42.3¥206 -
一句顶一万句 (印签版)
¥40.4¥68 -
百年书评史散论
¥14.9¥38 -
1980年代:小说六记
¥52.8¥69 -
中图网经典初版本封面-“老人与海”冰箱贴
¥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