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精)中华艺术通史10:明代卷·上编

(精)中华艺术通史10:明代卷·上编

作者:李希凡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01-01
所属丛书: 中华艺术通史
开本: 29cm 页数: 402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63.0(3.5折) 定价  ¥18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精)中华艺术通史10:明代卷·上编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3077021
  • 条形码:9787303077021 ; 978-7-303-07702-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精)中华艺术通史10:明代卷·上编 本书特色

《中华艺术通史(明代卷·上编)》是一部包含美术、音乐、戏曲、舞蹈、曲艺等主要艺术门类的综合性的大型艺术通史。全书按照中国历史发展顺序列卷,上起原始社会,下迄清宣统三年(公元1191年),共14卷,本卷为第十卷明代卷上编,以大量翔实的图像、文献资料为基础,讲述明代表演艺术的演化发展,包括戏曲、曲艺(说唱)、音乐、舞蹈诸门类。  《中华艺术通史(明代卷·上编)》对20世纪各艺术门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和集成,对21世纪艺术史研究具有很大启发,集合了学术性、文献性、审美性和实用性四大价值体现。

(精)中华艺术通史10:明代卷·上编 内容简介

本卷为《中华艺术通史》的第十卷。本卷讲述明代表演艺术的演化发展,包括戏曲、曲艺(说唱)、音乐、舞蹈诸门类。
  **、二章讲述传奇,这是明代戏曲的主流,标志着中国戏曲攀上了新的高度,亦为明代表演艺术的集大成者。第三章讲述杂剧,明代杂剧上承元代杂剧,主要趋势是”衰”中求“变”。第四  章述说依托于民间祭祀活动的目连戏和其他戏剧演出,目连戏已演为剧坛上一大奇观。
  第五章所述曲艺(说唱),以其“通俗”而广泛渗透于社会生活,艺术上也已有相当的提炼。
  第六章讲述南北曲,这是明代歌坛主流,其中”水磨”昆腔已进至中国古代歌乐的*高雅境地。
  第七章讲述其他音乐领域,其中器乐造诣很高,少数民族音乐也多姿多彩。
  第八章所述舞蹈,*突出的景观是民间舞蹈繁花似锦,*耀眼的亮色则归于戏曲舞蹈。
  第九章所述明代表演艺术理论中,乐学、曲学、舞学都有精彩创获,乐律学尤其作出了具有世界文化意义的卓越贡献。
  无疑,这是中华艺术史上的又一灿烂篇章。

(精)中华艺术通史10:明代卷·上编 目录

导言
 **节 专制统治下的艺术
  一、明初文化专制对艺术的压抑
  二、明中叶意识形态的失控与艺术的生机
 第二节 晚明人文思潮与艺术的复兴
  一、资本主义萌芽和市民运动兴起
  二、文艺领域的以“情”反“理” 
  三、中、西文化艺术的交流
 第三节 明代文学与艺术
  一、明初“台阁体”与艺术的贵族化
  二、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对艺术的影响
  三、“性灵派”与“从人心流出”的艺术创作
  四、文学与艺术在题材内容上的互相借鉴
 第四节 明代宗教与艺术
  一、依托于宗教的艺术活动
  二、道、释思想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三、宗教与艺术的人本精神
 第五节 明代各艺术门类的融合
  一、舞台艺术的融合
  二、造型艺术的融合
  三、舞台艺术与造型艺术的融合
**章 中国戏曲的 第二座高峰~明传奇
 **节 明代传奇概述
  一、由宋元南戏到明传奇
  二、明传奇发展的三阶段
 第二节 “嘉靖三记’’的现实主义精神
  一、水浒戏的代表作《宝剑记》
  二、直击现实的《鸣凤记》
  三、昆腔新声的开山作《浣纱记》
 第三节 戏曲大师汤显祖
  一、汤显祖的生平和思想
  二、 《牡丹亭》等“四梦”的思想意蕴
  三、“四梦”的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
 第四节 晚明其他作家作品
  一、群芳竞艳
  二、高濂的《玉簪记》 
  三、沈璟的《义侠记》 
  四、周朝俊的《红梅记》
  五、玉茗堂追随者吴炳
  六、“发于其情”的《娇红记》
第二章 明传奇的舞台艺术
 **节 音乐体制和声腔
  一、曲牌体制
  二、海盐腔和昆山腔
  三、余姚腔、弋阳腔及其他土俗之腔
 第二节 表演艺术
  一、脚色行当的健全成熟
  二、歌舞成分的进一步戏剧化
  三、人物刻画更为细腻动人
  四、表演风格的形成
  五、“导师”与表演艺术的提高
 第三节 舞台美术
  一、剧场舞台
  二、人物造型
  三、景物造型
第三章 明杂剧的变体和式微
 **节 明初杂剧的创作和演出
  一、由元入明的杂剧
  二、朱权及其作品
  三、朱有墩的《诚斋乐府》
 第二节 明中后期的杂剧
  一、康海、王九思的《中山狼》 
  二、丰富多彩的喜剧样式
  三、杂剧的“南化”和衰落
 第三节 明杂剧巨擘徐渭
  一、徐渭生平
  二、《四声猿》和《歌代啸》
  三、徐渭杂剧的人文精神
  四、徐渭杂剧的喜剧风格
第四章 明代目连戏与祭赛演剧
 **节 目连戏
  一、目连戏缘起
  二、明代目连戏概况
  三、郑之珍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
  四、独特的戏剧文化现象
 第二节 傩戏
  一、傩俗渊源与明代傩俗
  二、明代傩戏
 第三节 赛社演剧
  一、明代的赛社演剧
  二、山西的《迎神赛社礼节 传簿四十曲宫调》 
第五章 明代曲艺
 **节 明代的曲艺活动
  一、统治者上层与说书
  二、民间说书活动
  三、民间唱曲活动
  四、兄弟民族曲艺的逐步成熟
 第二节 平话与话本
  一、“平话”和“评话”
  二、话本的编刊和影响
  三、说书话本与章 回小说
 第三节 词话及其他
  一、 “说唱词话”与“弹唱词话”
  二、弹词和陶真
  三、成化本说唱词话
  四、《大唐秦王词话》
  五、“木皮鼓词”
  六、宣卷和道情
 第四节 大说书家柳敬亭
  一、柳敬亭其人
  二、柳敬亭的说书艺术
  三、莫后光的说书理论与柳敬亭的成长
第六章 明代南北曲和小曲
 **节 北曲
  一、歌坛旧盟主
  二、唱法变异
 第二节 南曲
  一、“弦索官腔”与南曲之腔的分化
  二、各路俗腔的音乐状况
  三、“水磨”雅调的划时代成就
 第三节 弹唱“弦索调’’
 第四节 小曲及其他歌调
  一、小曲之兴
  二、小曲的音乐特征
  三、其他歌调
第七章 明代器乐及其他音乐种类
 **节 器乐
  一、琴乐
  二、弦索乐与琵琶
  三、吹管与吹打乐
 第二节 宗教音乐
  一、佛教音乐
  二、道教音乐
 第三节 宫廷音乐
 第四节 少数民族音乐
  一、北方各民族的音乐
  二、西南各民族的音乐
  三、中南及东南各民族的音乐
第八章 明代舞蹈
 **节 民俗舞蹈的发展
  一、汉族民间舞蹈
  二、兄弟民族舞蹈
 第二节 宫廷舞蹈的式微
  一、祭祀雅舞
  二、礼佛乐舞
  三、宴飨之舞
 第三节 戏曲舞蹈的崛起
  一、舞蹈的转型
  二、 “文”变而“质”存
  三、集传统之大成
 第四节 “纯舞”余绪
第九章 明代剧论、乐论和舞论
 **节 明代剧论
  一、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及其风格论
  二、徐渭的《南词叙录》和本色论
  三、李贽的戏曲批评和“化工说” 
  四、汤显祖的创作论和“神情说” 
  五、王骥德的《曲律》和“风神论”
  六、潘之恒的“曲话”和表演论
  七、孟称舜的人物“造形”论
  八、吕天成、祁彪佳的戏曲品鉴
 第二节 明代乐论
  一、新旧并陈的音乐思想
  二、琴谱与琴学
  三、曲学
  四、中国乐律学的集大成者——朱载埔
 第三节 明代舞论
  一、韩邦奇的《苑洛志乐》
  二、张敉的《舞志》
  三、朱载堉的舞学
  四、朱载堉的舞谱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1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