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营销管理
-
>
茶叶里的全球贸易史(精装)
-
>
近代华商股票市场制度与实践(1872—1937)
-
>
麦肯锡图表工作法
-
>
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
-
>
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
-
>
成事:冯唐品读曾国藩嘉言钞
无现金时代的经济学-没有现金.我们会不会生活得更好
¥27.6¥46.0司法学原理
¥23.0¥32.0国际气候变化条约的遵守机制研究
¥13.2¥24.0危险的游戏:企业并购失败的文化深层分析
¥12.0¥26.0直面中国:当代中国难点问题透析
¥16.5¥30.0
当代中央银行体制(世界趋势与中国选择) 版权信息
- ISBN:9787010061870
- 条形码:9787010061870 ; 978-7-01-006187-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当代中央银行体制(世界趋势与中国选择) 本书特色
中央银行制度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一。但在其演变发展过程的不同时期以及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中央银行体制却存在明显的差异。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央银行体制的总体变化趋势反映了其制度变迁的规律性;从国别的角度来看,中央银行体制的差异则反映了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特色,也是各国基本经济制度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由时间和空间交织而咸的庞大坐标系,确立了本文研究中国中央银行体制的视角——总结当代中央银行体制变革的世界趋势,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来分析和探讨中央银行体制的改革取向。 本书通过大量细致的国际比较,提出了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人民银行体制改革的一些具体建议。其中对于货币政策委员会制度、央行分支机构的功能定位、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职能的分配模式等方面的研究,相信会给实际工作部门以有益的启发。从这个角度看,本书也同样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当代中央银行体制(世界趋势与中国选择) 内容简介
中央银行制度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一。但在其演变发展过程的不同时期以及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中央银行体制却存在明显的差异。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央银行体制的总体变化趋势反映了其制度变迁的规律性;从国别的角度来看,中央银行体制的差异则反映了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特色,也是各国基本经济制度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由时间和空间交织而咸的庞大坐标系,确立了本文研究中国中央银行体制的视角——总结当代中央银行体制变革的世界趋势,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来分析和探讨中央银行体制的改革取向。
当代世界范围的中央银行体制变革集中表现为三大趋势:更强的独立性、更高的透明度以及金融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这些趋势的形成首先得到了理论上的支持。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主要基于“时间不一致性”理论、政治性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完善;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则与理性预期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时间不一致性”理论及公共选择理论的兴起密切相关;金融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主要依据利益冲突说、道德风险说、成本一效率说等理论。然而上述理论存在许多争议,批评和质疑的观点也相当尖锐。因此,还必须从历史发展的轨迹当中寻找其形成的现实基础。
货币制度的演进、金融体系的变化以及政府职能的演变是导致当代世界范围內的中央银行体制出现变革的主要原因。而且这些因素交互作用,使得独立性、透明度与监管职能分离三大趋势之间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但要解释这种相关性,还必须注意区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同情况。
世界各国中央银行体制纷纷进行改革和调整的时期,也正是中国经济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与加深的时期,因此世界趋势对中国的影响相当明显,这种影响往往通过制度移植得以实现。中国人民银行自1984年专门履行中央银行职能以来,其独立性、透明度不断改进,金融监管职能也已基本分离出去。然而作为一个新兴的转轨国家,追随世界潮流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实际独立性增强的同时未能相应提高透明度与责任性,这种条件下的监管职能分离又为金融稳定留下隐患。究其原因,选择与世界趋势相适应的中央银行体制必然要求选择以追求价格稳定为出发点的货币体系,而中国现实国情所决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设定的矛盾以及中央银行间接调控手段与微观主体行为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制度移植过程中的水土不服。因此现阶段中国中央银行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应当是与商业银行改革平行推进,与金融自由化进程保持同步,在监管职能既已分离的基础上,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并同时增强透明度和责任性。
当前中国人民银行体制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集中在下述三个方面:其一是货币政策决策体制,应适当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一整套包括决策中枢、决策咨询和决策信息在內的货币政策决策系统,其中*为关键的是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委员会制度;其二是组织管理体制,特别是分支机构的改革要适应独立性、透明度的要求,金融监管职能分离以后,大区分行的功能定位应转向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调查研究;其三是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机制,在充分、全面地认识国际上中央银行体制与金融监管体制发展共性特征的基础上。可以看出中国人民银行分离监管职能并非金融体系结构变化的要求,而主要是出于利益冲突的考虑以及对此前分支机构超前改革的适当调整,有鉴于此,建立一个由国务院牵头、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稳定委员会,可能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正确途径,而现有的三家金融监管部门未来整合为单一的综合性监管机构,将是必然的选择。
当代中央银行体制(世界趋势与中国选择) 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的提出
0.2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0.3 本书的结构安排
**章 中央银行制度与当代中央银行体制拨展的世界趋势
1.1 基本概念的界定
1.1.1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1.1.2 中央银行制度与中央银行体制
1.2 中央银行的制度特征与体制差异
1.2.1 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特征
1.2.2 中央银行的体制差异
1.3 当代中央银行体制变革与发展的趋势
1.3.1 重 更强的独立性
1.3.2 更高的透明度
1.3.3 金融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
第二章 当代中央银行体制变革的理论基础
2.1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2.1.1 独立性的含义
2.1.2 倡导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主要观点
2.1.3 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批评和质疑
2.2 货币政策的透明度
2.2.1 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內涵
2.2.2 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理论基础
2.2.3 对货币政策透明度的质疑
2.3 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职能的分离
2.3.1 主张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职能分离的主要观点
2.3.2 反对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职能分离的若干理由
第三章 当代中央银行体制特征的形成原因
3.1 货币制度演进对当代中央银行体制变革的要求
3.1.1 信用货币制度与中央银行体制变革
3.1.2 浮动汇率制度与中央银行体制变革
3.2 金融体系变化对当代中央银行体制变革的影响
3.2.1 虚拟资本扩张与金融危机加重
3.2.2 金融业放松管制与货币政策实施环境的变化
3.2.3 混业经营与综合监管趋势
3.3 政府职能演变对当代中央银行体制的影响
3.3.1 国家干预理论与政府对中央银行职能的强化
……
第四章 当代中央银行体制的世界趋势与中国的改革
第五章 改进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决策体制
第六章 改革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管理体制
第七章 构建中国人民银行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当代中央银行体制(世界趋势与中国选择) 作者简介
刘丽巍,1972年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1993年、1996年和2006年于东北财经大学先后获得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央银行制度、货币理论与政策、金融监管。近年来合著出版《金融对外开放与监管问题研究》、《新编股票投资学》等专著、教材4部,参与完成3项国家社科基金以及多项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有7项成果获得省部级奖项。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9.7¥42.0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7.5¥49.8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9.9¥30.0 - >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17.6¥55.0 -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9.7¥14.0 - >
唐代进士录
唐代进士录
¥18.3¥39.8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9.8¥32.8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25.5¥50 -
货币论-下卷
¥17.7¥32 -
货币哲学
¥18.3¥38 -
从零开始学理财
¥11.5¥38 -
数字货币时代-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未来
¥33.4¥59 -
2011-中国资产托管行业发展报告
¥32.9¥70
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变形破坏数值模拟技术
¥55.0¥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