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孟子(插图本)

作者:孟轲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4-01
所属丛书: 世界文学文库插图本
开本: 32开 页数: 261
读者评分:4.9分7条评论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4.3(4.3折) 定价  ¥1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孟子(插图本) 版权信息

孟子(插图本) 内容简介

孟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年轻时曾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学习。他悉心钻研孔子学说,后来成为儒家第二位大师,被称为“亚圣”。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均不被采纳。六十多岁回家乡,聚众讲学,著书立说。而《孟子》一书则是研究孟子思想*直接、*可靠的材料。本书收入了《孟子》全文中的高中部分内容,此外还附有详尽的注释及通俗易懂的白话译文,以助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孟子(插图本)孟子(插图本) 前言

《孟子》是儒家《四书》之一,它在儒家典籍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关于《孟子》一书的作者,著名学者杨伯峻先生总结了三种说法:一是孟子自己所著的,东汉赵岐在《孟子题辞》和清代焦循在《孟子正义》中都持这种看法;二是认为《孟子》是孟轲死后由其门人弟子万章、公孙丑之徒记述的,唐代韩愈、宋代晁公武等人都主张这种观点;第三种看法认为《孟子》一书是由孟子和弟子们合定的,司马迁在《史记·孟荀列传》中说:“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朱熹的观点与司马迁相近,他一方面认为孟子必定亲自下手,所以才“首尾文字一体”,少有瑕疵;另一方面又认为有些内容是“其徒所记”,由孟子加以删定。杨伯峻和现代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司马迁的观点是*为可信的。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人。他的先世已不可考,赵岐在《孟子题辞》中说,孟子是鲁国公族孟孙氏的后代,所以他将母亲归葬于鲁。杨向奎先生认为,这种说法是比较可信的。《春秋演孔图》和《阙里志》说他父亲名激,字公宜;他母亲姓仉,这些说法都不可确信。
孟子的生卒年月也不详,古今都有各种推断。如元代程复心的《孟子年谱》说他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三七二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二八九年),享年八十四岁;今人杨伯峻则认为孟子生于公元前三八五年,卒于公元前三。四年。尽管如此,孟子生活的相对年代还是清楚的。
孟子小的时候,他母亲对他的教育非常严格。西汉韩婴的《韩诗外传》记载了孟母“断织”的故事,刘向的《烈女传·母仪》也记载了孟母“三迁”的故事。“三迁”的故事是这样的:孟子的家原来住在坟墓附近,孟子就和孩子们一起玩埋死人嚎哭的游戏,孟母觉得这个地方不利于孟子的品德成长,就搬到了一处热闹集镇。孟子每天看到往来的商贾和江湖人物,就和孩子们一起模仿他们的骗人把戏。孟母觉得这个地方仍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就又将家搬到一所学官附近。孟子跟着读-书人一起学习诗书礼义,孟母这才感到满意。《孟子》书中非常强调环境对教育的意义,这可能与他小时候的这个经历有关。“断织”的故事说的是孟子小时候时常逃学,有一次孟母当着他的面将织布机上的经线割断了,以此教育孟子,布是一丝一线织成的,学问品德也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学业不能中断。后世童蒙读物《三字经》中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讲的就是这两则故事。
关于孟子的师承,也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孟子是子思的弟子,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赵岐在《孟子题辞》中都主此说。但这种说法很不可靠,因为子思的年龄比孟子大得太多,孟子可能赶不上向子思学习的机会。第二种说法以《孟子外书》为代表,认为孟子是子思的儿子子上的弟子。但《孟子外书》可能是伪书,而且子上的年寿也不高,未必能做孟子的老师。第三种是司5迁的观点,认为孟子是子思的再传弟子,现代学者大多认为这种说法比较可靠。
孟子的生平与孔子有很多相似之处:周游列国,到处宣传自己的学说。*风光的时候有从车数十乘、侍从数百人。所到之处,国君都赠送黄金,供给衣食,听取他的议论。从《孟子》一书中可以看出,他到过的国家有齐、宋、邹、鲁、滕、魏等。但总的说来,他的游说是不成功的,各国国君都不能接受和实行他的“仁政”学说,这是时代所决定的。所以当孟子年老的时候,他也和孔子一样不再出游,而是和弟子们从事著书立说的工作。
《史记·孟荀列传》中说《孟子》共有七篇,赵岐将这七篇都分为上下两卷。但应劭的《风俗通·穷通篇》和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却说《孟子》有十一篇。赵岐认为,其中多出来的《外书》四篇:《性善辨》、《文说》、《孝经》、《为政》,都是伪书,后来也渐渐亡佚了。
《孟子》一书对于儒家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宋代理学家程颐说:“孟子有功于圣门,不可胜言。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仲尼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许多养气出来。只此二字,其功甚多。”又说:“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孟子性善、养气之论,皆前圣所未发”。(朱熹《孟子序说》引)
笔者认为,《孟子》的思想主体是伦理政治学说,其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人类的文化规范——仁、义、礼、智的萌芽和根本。人有此四心犹如身体有四肢;没有此四心,就不属于人类(《公孙丑章句上》)。人性向善,犹如水往下流,是一种自然之理(《告子章句上》)。人性本善是一种先天的良知良能,并非后天学习而得,所以孟子称之为“不学而能”、“不虑而知”(《尽心章句上》)。这样,孟子就为儒家的伦理学说找到了一个稳固的理论基础。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人性是本善的,但从实际上看,人们处事并不能完全符合仁义标准。所以孟子强调品德修养,以此恢复丧失了的本性之善。品德修养是儒家学问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也对之做了很多论述,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寡欲说和养气说。养气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养浩然之气,这种至大至刚之气是由于积累儒家的道义(“集义”)而产生的;另一种是“存夜气”,孟子认为平旦之气清明,人的良心易干发现。所以,“存夜气”也能够增强品德修养。孟子还阐述了修养的阶段:“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尽心章句下》)。这一观点论述了人的品德有无限提高的可能性,也指出了通向儒家理想人格的道路。
由于强调自我品德的修养,孟子表现出强烈的自尊自强精神和一定程度上的人格独立。他指出,君子不能因外在的环境而改变自我的道义准则:“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章句下》)。在《尽心章句下》中,孟子还借舜“饭糗茹草”时跟做了天子后没有什么两样的事例来说明这一道理。在君臣关系上,孟子认为臣子也应有自我独立的人格,不应对国君一味地屈从。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离娄章句下》)。孟子还极力提倡勇于进取、战胜困难、自强不息、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态度。他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告子章句下》)。也就是说,君子要有所作为,一定会遇到常人不能忍受的艰难困苦,而磨炼战胜困难的品德,是实现理想的保证。他主张圣人可学,圣人也是人,“彼丈夫也,我丈夫也”(《滕文公章句上》),所以“入皆可以为尧舜”(《告子章句下》)。孟子还认为君子应有“自任以天下之重”的济世救民的气概(《万章章句上》),所以他豪迈地宣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公孙丑章句下》)
将人性善的理论推广到政治领域,就是“仁政”的学说,这是孟子思想的核心。他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入之政矣。”(《公孙丑章句上》)即先王有同情他人的善心,所以才实行爱护百姓的“仁政”。孟子极力鼓吹“仁政”,是由于他对战国时代的社会状况极为不满,残酷的兼并战争和暴政使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而孟子对这种悲惨的社会状况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离娄章句上》)、“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也”(《公孙丑章句上》)。“仁政”就是国君能够“与民同乐”,使人民的生活安定幸福,其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是在经济上减免赋税,实行井田制,使百姓有固定的“恒产”。二是在政治上选贤任能,宽省刑罚。三是在文化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使百姓知仁义、“明人伦”。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但他却赞同反抗暴政、救民水火的统一战争。针对当时诸侯都想一统天下的心理,孟子指出,实行“仁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的拥护,因而必定能够一统天下,即“仁者无敌”。
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了对人民的重视,即民本思想,也就是说把人民看作是国家政治的根本。民本思想是孟子学说中*光辉的组成部分,他认为人民要比国君重要得多,“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章句下》)。国君若暴虐害民,那就是独夫民贼,人民完全有理由将其推翻,所以孟子在《梁惠王章句下》中说:武王伐纣,是“诛一夫纣”,而不是“弑君”。

孟子(插图本) 目录


卷一 梁惠王章句上
卷二 梁惠王章句下
卷三 公孙丑章句上
卷四 公孙丑章句下
卷五 滕文公章句上
卷六 滕文公章句下
卷七 离娄章句上
卷八 离娄章句下
卷九 万章章句上
卷十 万章章句下
卷十一 告子章句上
卷十二 告子章句下
卷十三 尽心章句上
卷十四 尽心章句下
《孟子》对后世的影响
展开全部

孟子(插图本) 节选


孟子拜见梁惠王。惠王说:“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什么高见,能使我国得利吗?”
孟子回答道:“大王,你何必开口就讲利呢?只要有仁义就足够了。大王说:‘用什么使我国得利?’大夫们说:‘用什么使我的家族获利?’士和庶人们说:‘用什么使我自己得利?’如果上上下下交相求利,那么国家可就危险了。能出兵车万乘的国家,谋杀他们的君主的人,一定是拥有兵车千乘的大夫家族;能出兵车千乘的国家里,谋杀他们的君主的人,一定是拥有兵车百乘的家族。从上看,万中拥有千,千里拥有百,这不能说不多了。如果真是轻义重利,那夺取不到全部是不会满足的。重仁德的人从来不会遗弃他的亲族,重义理的人从来不会背叛他的君主。大王您只要讲仁义就足够了,何必开口就谈利呢?”

孟子参见梁惠王。惠王站在池塘边上,望着那些飞雁、麋鹿。问孟子:“贤德的人也会喜欢这些东西吗?”
孟子回答道:“成为贤德的人,然后才能享受到这些东西,对于不是贤德的人,即使有这些东西他们也享受不到。《诗经》里面说:‘开始筹建灵台时,忙于测量和经营,百姓齐心协力地建造它,没有几天工夫便竣工。开始(文王)说不要心急,结果百姓如同子女更努力地干活。文王偶尔游灵囿,母鹿悠然而卧,毛色纯净明亮长得又肥又美,瑞鹤洁白无比。文王来到灵沼,满池塘的鱼儿蹦得欢。’文王用百姓建台筑池,可百姓欢欢喜喜,称呼他的台为灵台,称呼他的池为灵池,并且为他能享受到有禽兽鱼鳖而感到高兴。古时贤德的人能同百姓同乐,所以能感受到快乐。《汤誓》里面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陨落?我们和你一起灭亡!’百姓打算同夏桀一起灭亡,夏桀即便有高台池沼,飞禽走兽,难道说他能从中独自感受到快乐吗?”

梁惠王说:“我对于治理国家,尽心竭力了。河内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河东,并且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发生灾荒时,我也是这样办。观察邻国的治理,没有人像我这样用尽心血了。然而,邻国的百姓并没有减少,我国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爱打仗,就让我用行军打仗来打比方吧。战鼓咚咚,交战激烈,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逃了上百步才停下来,有的逃了五十步就停下来。逃了五十步的人因此而笑逃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这行不行呢?”
梁惠王说:“这不行。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这种行为同样是逃跑。”
孟子说:“大王既然知道这个道理,那就不必期望您的百姓比邻国增多了。只要不违背农时(征徭役兵役),那粮食就吃不光;不用编织孔密的渔网到池塘里去捕捞,那鱼鳖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固定的时间,那木材就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使百姓供养活人、安葬死人就没有缺憾了。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就是王道的开始。
“在五亩大的住宅田头,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绸了;鸡鸭猪狗不误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了;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地得到耕种,几口之家就可以免于饥荒了;注重乡校的教育,传承孝敬长辈的道理,那些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用肩挑头顶,出现在道路上了。年过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称王于天下的,从来还没有这种情况出现。
“现在,猪狗吃着人吃的食物而不知道设法制止,路上出现了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人死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年岁不好的原因。’这和把人杀了却说‘与我无关,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您不归罪于年岁不好的话,天下的百姓便会如潮水般涌向您这儿来的。”

梁惠王说:“我愿意接受您的指教。”
孟子答道:“杀人,用木棍和刀剑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说:“这两者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孟子又问:“用刀剑和政治手段杀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说:“这两者也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孟子说:“厨房里有肥肉,马棚里有肥马,可是百姓面带饥色,田野里有饿死的人,这无异于驱赶猛兽去吃人。猛兽自相残食,尚且被人们所憎恶;那些所谓的父母官,办理政事时,却不免干出那些类似赶野兽去吃人的勾当来,那么,百姓怎么会不憎恶那些所谓为百姓的衣食父母的人?孔子说:‘发明造俑殉葬的人,大概没有子孙吧!’因为它用了像人形貌的木偶去殉葬。(照这样来看),执政者又怎么能如此使他的百姓饥饿到死呢?”

梁惠王对孟子说:“魏国强大,当今世上没有哪个国家比得上,您老人家是知道这些的。到了我继承君主之位后,东面被齐国打败,连我的大儿子也阵亡了;西面七百里疆土丧失给秦国;南面还受辱于楚国。我对这些深感耻辱,愿意替那些死者彻底雪耻报仇。要怎么样才能办到呢?”
孟子说:“只要有方圆百里之地就可以实行王道。大王如果对百姓施行仁政,废除严刑酷罚,减免苛捐杂税,督促百姓深耕土地,抓紧时机清除杂草;青壮年在农闲的时间修习孝悌忠信的道理,在家里用来侍奉父兄,出外用来侍奉尊长,这样做好了,就能够使他们哪怕拿起木棒也完全可以打败秦、楚的坚甲利器了。
“那些国家侵夺了百姓的农时,使他们不能从事农耕来养活父母,导致父母受冻挨饿,妻离子散,兄弟背井离乡。那些国家的百姓陷入灾难之中,大王您派军队前去讨伐他们,那‘又有谁能同大王相匹敌呢?所以说:‘奉行仁政的人无敌于天下。’大王,请您不要再迟疑,采纳仁政吧!”

孟子见到梁惠王,出来之后,告诉别人说:“远远看上去他不像君主的样子,走近他则发觉不出能使人敬畏的地方。见到我后,他突然问:‘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我回答道:‘统一后才能安定。’他接着问:‘谁能统一天下呢?’我答:‘不喜好杀人的国君就能统一天下。’他再问:‘谁去归顺他呢?’我回答:‘天下没有谁不归顺他的。

孟子(插图本) 相关资料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是由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门人所著。主要记载了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及其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本书呈现了该著作的原文,且对文章要义进行了解说,另外还有注释和译文,方便读者阅读理解。

商品评论(7条)
  • 主题:儒家经典,认真研读

    孟子被称为亚圣,他的言论收集在《孟子》一书中,内容丰富,极有哲理,是儒家经典。32开,字体适中,印刷清晰。

    2020/6/7 13:43:32
  • 主题:非常经典的书目,很喜欢

    其实不用插图也是可以,书还是不错

    2017/5/6 10:29:19
    读者:imz***(购买过本书)
  • 主题:价格便宜的经典

    价格便宜的经典,比同系列的另外一本书,分段显示译文,读起来不费力。

    2014/6/23 21:26:14
    读者:con***(购买过本书)
  • 主题:儒家学术的经典之作

    儒家学术的经典之,慢慢来学习研究

    2013/7/28 18:37:46
  • 主题:孟子(插图本)

    品相很好,好书,值得购买

    2012/12/26 19:12:51
    读者:csz***(购买过本书)
  • 主题:价格便宜,收藏用

    价格便宜,收藏用

    2012/10/31 13:37:34
    读者:chi***(购买过本书)
  • 主题:全本带翻译,只是有些简陋

    很好的书,内容是全的,性价比超值啊

    2011/12/2 0:32:13
    读者:hur***(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