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循环经济学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09-01
开本: 小16开 页数: 354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21.5(5.5折) 定价  ¥3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循环经济学 版权信息

循环经济学 本书特色

循环经济指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遵循生态规律,以原材料和废物的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原则,以尽量抑制废物生产、再使用、再生利用、热回收、无害化处置为顺序的经济活动,目的在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学 内容简介

循环经济学是研究人们按照生态学规律从事经济活动的科学。循环经济学按生态规律和经济学规律安排人类经济活动,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与传统的增长模式的区别在于:传统的经济增长将地球看成为无穷大的资源库和排污场,一端从地球大量开采资源生产消费性产品,另一端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以“资源-产品-废弃”为表面形式,是一种线性增长模式。循环经济立足于提高资源利于效率,在生产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循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按“物质代谢”或“共生”的关键延伸产业链,以“资源-产品-废弃-再生资源”为表现形式,是集约化的增长模式,从循环经济的内涵和起源、理论基础、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可供高等院校相关学科的大学生、研究生及从事规划与环境的管理者参阅。

循环经济学 目录

1章 循环经济的内涵及意义
1.1 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及其变化
1.2 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
1.3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1.4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
2章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2.1 循环经济的科学基础
2.2 经济学基础
2.3 发展循环经济的伦理道德
2.4 循环经济遵循的原则
3章 产业生态学
3.1 基本概念
3.2 生态工业的发展机会
3.3 生态工业园设计的哲学视野
3.4 生态工业园及其讨论
4章 循环经济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4.1 资源效率评价——物质流分析
4.2 物流及其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
4.3 环境影响分析与管理
4.4 循环经济系统评价与指标体系
5 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
5.1 循环经济的重点技术
5.2 生态工业园的设计与支撑技术
5.3 循环经济相关理论研究
6章 循环经济的国外实践与启示
6.1 德国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6.2 日本建立循环型社会的经验
6.3 其他国家的经验
6.5 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与启示
7章 循环经济的中国实践与模式
7.1 生态农业模式
7.2 生态工业模式
7.3 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产业
7.4 简要小结
8章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保障与对策
8.1 发展重点及其选择
8.2 规划引导循环经济的发展
8.3 法律法规体系
8.4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8.5 形成政府推动和市场驱动的机制
8.6 发展循环经济的其他促进措施
展开全部

循环经济学 作者简介

周宏春,博士,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室主任。1956年出生于江苏建湖县。1978-1982年在南京大学地质系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读书四年。其后在江苏淮阴第二水文地质队和南京环境地质总站工作过。1992年博士毕业后到原国家科委社会发展司从事资源和减灾防灾方面的科技项目管理。1993年开始参与《中国21世纪议程》和《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等国家重要文件的编写工作,并负责了《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第一批)的编制和实施。1997年调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要研究领域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产业与政策。毕业近20年来,在资源环境领域辛勤耕耘,共在国内外期刊报纸上发表各类论文60余篇,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前瞻》(中国发展研究奖一等奖)、《北京市中小企业发展对策研究》(北京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奖项的主要承担人员;也是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多个项目的国内咨询专家。 刘燕华,男,1950年4月出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兼任中国减灾十年委员会科技顾问,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会长,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科技委员,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政策咨询委员会理事,英国《灾害与环境》杂志编委。   刘燕华先生长期从事区域发展研究,在农业布局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出色成绩,参与、组织和带动了一系列科技项目,推动了国内联合攻关以及国际科技合作,是国际上活跃的农业和生态环境专家。参与国际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LUCC)项目的设计和组织,推动中国与国际在欧-亚范围的LUCC合作。参与联合国减灾科技计划的方案设计,组织国内减灾项目和减灾培训,完成中国灾害程度区域差异和灾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作为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ALCAR)的政策指导委员会成员和国际山地综合开发中心(ICIMOD)项目负责人,组织并主持大量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主持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区域发展项目,在“脆弱生态环境整治与恢复技术研究”项目中,完成中国脆弱生态环境指标体系与类型划分等。在“西藏土地资源评价”项目中,对农、林、牧业的生产潜力评估和土地承载力分析,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